日前,在“第四屆汽車產業發展高峰年會”上,江淮客車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許樹生先生針對我國農場市場的發展勢頭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并作出主題為《2005年農村客運市場分析及2006年展望》的分析報告。
從2003開始,交通部經過了兩年的發展農村客運和開展農村客運網絡試點工程,到2005年理應增長速度加快,而為何座位車呈現下滑趨勢,公交車出現市場契機,整體銷量降低的局面?其因首先是農村客運市場發展的大環境。中國農村地區擁有9億人口,現有農民工將近1億人,在如今農村公路建設快速增長的情況下,對于農民工春運、節假日返鄉提供了乘車條件,也刺激農村客運車輛的投資。其次,城鄉公交一體化成就了農村公交市場。在推進城鄉客運一體化進程中,城鄉交通一體化是城鄉協調發展的基礎條件,城鄉公交一體化建設離不開政策的支持。
許總提出,座位車小幅度下降、公交陡勢增長,農村客運市場機制改革的必然結果。客車的銷量應根據農村客運市場的產品需求而定,因此提高農村客運安全保障是最初的、最重要的出發點,而農村客運重視經濟性源于市場現狀的本質,還應對農村客車充分考慮地理資源,客車品牌將在農村客運市場中重新洗牌。他還對2006年農村客運市場進行展望,農村公路快速建設為農村客車進入打造硬件設施,政策力量由上而下的調節成為農村客車增長的催化劑,交通部為農村客運以及農村客車創造加速發展提供了優越的環境,地方政策是農村客運市場主力推動力量,農村經濟的發展與農村富余勞動力是農村客運發展的必然,客車行業內的精益求精將保證農村客運市場的質量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