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改革開放20多年來,山西省的道路旅客運輸得到了迅猛發展,基本解決了乘車難的問題,行業管理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2004年,全省客運量和旅客周轉量分別達到3.6億人和184億人公里,在綜合運輸體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為山西省經濟的快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截至2004年底,全省共有旅客運輸經營業戶8125戶,營運客車21270輛,客
運班線3983條,輻射全省,通達全國22個省、市、自治區。但是道路客運業的發展中還存在著不少問題。為優化道路旅客運輸資源配置,促進客運市場的良性競爭,提高客運服務質量,促進客運企業規模化、集約化經營,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條例》的規定以及省交通廳的要求,省運管局策劃并實行了一次道路客運線路的招投標方案,對推進山西省道路運輸跨躍式發展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
實施客運班線招投標的具體步驟做好宣傳工作是保證山西省道路客運線路招投標工作順利進行的可靠保證和重要環節。在省交通廳出臺的《進一步規范山西省公路建設招投標活動意見》指導下,省運管局進一步完善招投標機制、強化招投標監督,并進行了廣泛的宣傳。他們及時在媒體上刊登了招投標公告。7月4日,他們邀請太原市各大媒體,對7月9日客運班線招投標開標大會的有關內容進行了詳盡報道。為優化山西省道路運輸市場的外部環境,山西省邀請十省市運管部門召開協調會,省內各媒體對運管工作的宣傳報道再次掀起新的高潮。總之,省運管系統的宣傳工作緊跟時代步伐,真正發揮其輿論導向、廣而告知的積極作用。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條例》的有關規定,結合山西省具體實際,經研究決定,省運管局對太原至鄭州等30條道路客運班線經營權實行服務質量招標,出臺了山西省道路客運班線經營權招標文件。文件中明確了投標人的范疇:系指本省范圍內符合本招標文件要求、響應本次招標,參加投標競爭者應具有與招標線路相應道路客運資質等級,能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法人。
為嚴密省運管局的招投標程序,使招投標方案科學化,取得更好的效果,省運管局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結合山西省實際情況部署了這次招投標的程序方案,制定了一系列招標程序制度、規則及管理辦法:規定了評委組成及評委各類人員所占比例;明確了評委職責和紀律;研究討論制定出評委回避制度、評標評分細則以及評標評分標準。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