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徹落實公交優先發展戰略,加快樞紐場站建設。改善島內出租車服務,發展島外出租車,加快發展農村客運和水上公交。
預計投資5億元,建設農村公路375公里、鄉鎮客運站20個、候車亭340個,并按照“路、運、站一體化”的原則,積極發展農村客運,做到路通車通,到“十一五”期末基本實現行政村村村通客車。
推動對臺直接“三通”
建設服務全省的福建電子口岸平臺,提高通關效率,降低口岸成本,吸引周邊地區貨源從廈門口岸進出,做強做大廈門口岸,并進一步推動對臺直接“三通”,突出廈門對臺口岸地位。
完成海滄、嵩嶼港區及配套航道建設,廈門港貨物吞吐能力達到1.2億噸,其中集裝箱吞吐能力達到1000萬標箱,基本建成國際航運樞紐港。
廈航凈增飛機30架
扶持做強做大廈航,規劃引進飛機40架,退出10架,凈增30架。鼓勵客貨運企業集約化、規模化發展。
完成機場三期建設,形成1500萬人次的旅客吞吐能力,成為我國重要干線機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