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出行導航:更“聰明”才會有未來
人工智能可以根據用戶定位數據、出行數據、反饋數據,來為用戶提供省時、省力以及舒適的個性化、多樣性的解決方案,這將是未來的發展方向。高德地圖副總裁董振寧認為,“將人工智能引入公交出行系統,主打的是‘智能化’。利用大數據和機器學習能力,基于實時定位和實時交通等數據,為每個用戶在手機上的行為‘畫像’,來提供最優公交出行解決方案。用戶則可通過智能公交導航,實現公交路線查詢、站點指引、到站提醒、出行解決方案建議等功能”。
然而,一直以來,駕車、乘車的用戶需求備受關注,相關的行業創新不斷涌現。但是,在出行領域占據更大比例的公交出行用戶需求,反而關注度相對較少,傳統公交出行方式迫切需要升級。
根據《北京市交通委2015年通勤交通報告》顯示,自2005年開始,北京市百姓的出行方式中,公共出行占比逐年升高,到2015年占比已經超過50%。在公交出行導航產品1.0時代,人們主要使用PC地圖查詢。隨著高德地圖、百度地圖等移動出行產品的出現,公交出行應用已經從PC端過渡到移動端,進入2.0時代。
不過,即使是在重視用戶體驗的公交出行應用2.0時代,公交一族出行的“痛點”仍然很難解決。包括如何根據路面交通狀況、實時公交時間、城市公交路線特點、用戶出行喜好等更好地為每個用戶提供滿足個性化需求的路線和服務,仍需要大量數據運算能力及機器學習能力進行支持。
“我國公共交通網絡很發達、也很復雜,傳統的單一模型在處理復雜公交出行需求時是力不從心的,需要用人工智能的方式來處理,智能交通被地圖企業視為新的市場機會。”董振寧告訴記者,未來出行是多樣化的,自駕、公交、高鐵等混合模式的出行需要建立共享模式,而AI智能公交最大的特點就是滿足人們多樣化、個性化需求。
眼下,人工智能公交產品最難突破的是兩點:模型算法和數據。大、中、小城市在公交路線選擇上是不一樣的。舉例來說,重慶萬州到巫山,最好的方式是坐輪渡,如果不坐輪渡,要繞大圈才能到,所以要在不同模型上進行選擇。
隨著公交出行占比越來越高,精確的地圖導航與基于位置的服務(LBS)成為發展的基礎,傳統地圖產品智能化升級成為必然。在整個地圖格局之戰中,高德地圖、百度地圖、騰訊地圖等企業也將進行“你來我往”的競爭,為大眾帶來更好的用戶體驗。這一市場將逐步成為商業流量入口,在滿足用戶的同時,具有巨大商業價值。
1、凡本網注明“來源:m.yfzyy.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m.yfzyy.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大連地鐵加開47列次 保障焰火秀期間市民出行[09-27]
- 進萬企、解難題:便捷市民上下班通勤路,成都公交出實招[09-20]
- 中秋假期去哪游玩?鄭州公交上線 8條景區直達專線[09-14]
- 乘小巷公交 游古街小巷[09-09]
- 行業觀察|北京公交專用道第三批優化調整對出行有哪些影響?[09-05]
- 鄭州公交:城市記憶之行進中的公交[09-04]
- 創新高!車展開幕在即,成都公交將開兩條免費擺渡線![08-29]
- 貴陽公交構建智慧交通體系滿足人民群眾美好出行需求[08-29]